本文目录一览:
深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将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的重点工作,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订具体方案。7月1日施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根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遵循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逐步建立起独立于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思索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实践状况,国度制定了10年过渡期,即从2014年10月1号到2024年9月30的10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后,即从2025年开端,无论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将完整并轨。
政策调整如下:第关于养老保险范围扩大,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范畴,也就是说原来只有企业员工才能缴纳养老保险,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员工也可以缴纳养老保险。
改革缓慢,法律依据可操作性不强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年8月,深圳市事业单位也进行了同样的改革,2013年底,深圳市递交方案,对改革之前参加工作的“委任制”公务员进行养老保险改革。深圳为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购买养老保险的标准为每月工资的21%,其中单位缴13%、个人缴8%。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国务院同意劳动保障部、财政部、人事部制订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现予印发。
国务院同意劳动保障部、财政部、人事部制订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 ,现予印发。
年,国务院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
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的范围。
年初,国务院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工作。
养老金并轨方案公布
1、法律主观:所谓养老金并轨,是指对 机关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 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
2、自国务院的《决定》发布之后,四川、山东、上海、江苏、福建、吉林、湖南等地陆续出台了养老金并轨方案。进入10月后,各地进程明显加快,云南、甘肃、陕西、湖北、天津、黑龙江等地相继公布了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和办法。
3、截止到本月,我国共有13个省份向社会公布了养老金并轨方案,在多数方案中都提出设立10年过渡期,确保养老金并轨后退休人员的待遇不会降低。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改革,具体有哪些新的政策?
1、年养老金调整还牵扯到两大类型,第一大类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上调比例,第二大类是企业职工养老金的上调比例,都是一体化调整方案,都是坚持4%的上调。
2、总结有些人把养老金进行并轨,那么要把一些单子给区分开来,不能糊里糊涂的就全部使用了。改革虽然说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基本的模式都是不会有太大浮动的,每一年都会让你领取到自己相对应的东西。
3、第一,养老金并轨过渡期结束,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将取消新老办法对比,限高保低的政策,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都将按照新办法核定养老待遇。